吴文俊从40年代起从事代数拓扑学的研究,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的成果,其中最著名的是吴示性类与吴示嵌类的引入和吴公式的建立,并有许多重要应用。数学界公认,在拓扑学的研究中,吴文俊起到了承前启后的作用。
50年代,吴文俊和同时代的几位著名数学家的共同工作,推动了拓扑学蓬勃发展,使之成为数学科学的主流之一。吴文俊为此曾获1956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1957年,38岁的吴文俊当选为中科院学部委员。
1976年底,受计算机与古代传统数学的启发,吴文俊形成了一个初等几何定理的机械化证明的思想。1977年春节前他成功地用这一思想证明了一些定理。这一研究开创了机器定理证明的时代,国际上称为“吴文俊方法”和“吴消元法”,实现了初级几何与微分几何定理的机器证明,有重要的应用价值,为实现笛卡尔与莱布尼茨提出的以机器代替人脑来促进数学研究与思维方式、方法的变革迈出了一大步。80年代,美国计算机科学界的权威曾联名写信给我国中央领导,认为吴先生的工作是“第一流的”,“独自使中国在该领域走上了世界领导的岗位”。
吴文俊还特别重视数学机械化的应用。在他的影响下,中科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成立了数学机械化研究中心,吴文俊的成就被应用于若干高科技领域,取得一系列国际领先的成果。
(《光明日报》2001.2.19)